|
|
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类员工薪酬设计研究 |
姚敏,陈程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咸宁供电公司,湖北,咸宁,437000 |
|
|
摘要 技术类员工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进行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为了能有效吸引、保留、激励技术人才,分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类员工薪酬的现状,讨论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类员工薪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3P-M”为设计原理的优化策略。
|
|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企业管理员工薪酬
薪酬优化
|
收稿日期: 2017-12-30
出版日期: 2018-01-25
发布日期: 2018-07-02
整期出版日期: 2018-07-02
|
[1]何自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J].山东社会科学,2014(11).[2]胡洁.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及建议[J].发展,2015(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陈东,董也琳.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生产率测度及变动趋势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6):33-43.[5]张作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薪酬决策分析[J].当代经济,2014(8):118-120.[6]陈倩,葛玉辉,赵士军.基于职位、绩效与能力的三位一体宽带薪酬体系设计:以X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12):44-46.[7]郝婷.西安供电公司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8]王延海.G县供电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6.[9]蒋慧雯.YX公司薪酬管理优化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6.〖ZK)〗[10]刘慧卿.电力企业员工“双梯机制”及其薪酬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80-82.[11]张娟.基于能力的E勘察设计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薪酬体系设计[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12]王小勇,赵有余.GL电力公司工资重新设计的思路和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41-44.[13]石琳.PT公司研发人员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优化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14]杨晓波,李芸,董杰,等.电力企业薪酬管理与设计[J].东方企业文化,2012(23):56-57.[15]蒋永忠.基于胜任力的企业核心员工管理[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16]汪幸.JD公司核心员工保留策略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4.[17]宋洪峰.能力工资体系:一种基于能力发展的薪酬模式[J].中国劳动,2008(10):119-120.[18]张建明.甘肃省电力公司薪酬体系再设计与应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19]刘宗礼.DHT公司薪酬体系设计[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5.[20]李孟励,姜南希,林涛.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5):101-102.[21]李春平.青海油田供水供电公司操作员工岗位能力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22]李盛宇.G电网公司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23]方德琳.电力企业人才评价体系与能力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23-124.[24]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J].中国工运,2016(8). |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
|
|
Viewed |
|
|
|
Full text
|
|
|
|
|
Abstract
|
|
|
|
|
Cited |
|
|
|
|
|
Shared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