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115-120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8.02.033
  区域创新发展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东对外科技合作评价实证研究
拓晓瑞1,张海文2
1.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33;2.暨南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下载:  PDF (958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针对广东对外科技合作发展情况,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对外科技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广东21个地市、时间跨度为2013-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广东各地市对外科技合作水平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珠三角地区最强,粤西地区次之,粤东和粤北地区较差;从发展时序来看,珠三角地区对外科技合作水平的综合得分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势头,粤西地区基本保持平稳,而粤东和粤北地区呈现较快增长趋势,未来有望赶超粤西地区。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拓晓瑞
张海文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对外科技合作  广东    
收稿日期:  2018-01-11                出版日期:  2018-02-25      发布日期:  2018-07-02      整期出版日期:  2018-07-02
引用本文:   
拓晓瑞,张海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东对外科技合作评价实证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115-120.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cy.com/CN/10.3969/j.issn.1672-2272.2018.02.033  或          http://www.zgkjcy.com/CN/Y2018/V31/I2/115
[1]徐顽强,周晓婷.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省域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模型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6(6):52-57.
[2]巴吾尔江,董彦斌,孙慧,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26-30.
[3]刘海飞,许金涛.基于改进主成分的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7(3):12-18.
[4]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科技评价中指标初步筛选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3):116-121.
[5]韩伟,李钢.主成分分析在地区科技竞争力评测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9):512-517.
[6]潘立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都市圈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6(4):44-46.
[7]谢孟军,周健.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对出口推动作用的实证检验[J].经济经纬,2016(3):48-53.
[8]贺兵.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工业结构转化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7(9):131-134.
[9]胡春华.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17-08-30(09).
[10]朱芬华.关于科技活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格兰杰检验[J].凯里学院学报,2014(2):25-28.
[11]党玮,王海瑞,李国俊.华东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基于灰色聚类分析和全局主成分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8):99-107.
[12]谭开明,魏世红.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1):73-77
[13]颜双波.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县域经济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6(9):16-22.
[14]徐士元,王洁琴.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沿海省份海洋科技竞争力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337-340.
[15]吴丹,胡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理想解法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J].中国集体经济,2017(1):53-54.
[16]韩东林,刘兵兵.科技创新平台区域布局差异的主成分分析-以安徽省16市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33-38.
[17]路春艳,冯睿.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挖掘和评价科技贡献程度[J].统计与咨询,2015(3):32-34.
[18]韩晓明,王金国,石照耀.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3-88.
[19]杨广丽,张帅.广东现代服务业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莞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情况调研的思考[J].广东经济,2015(1):32-36.
[20]陈穗丽,李文辉.从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分析广东高校国际科技交流发展状况[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7):41-44.
[21]关皓元.曾路.国际科技合作理论与政策实践评述及对广东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6(11):37-41.
[22]江笑颜,熊小满.先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及对广东的启示建议[J].广东科技,2017(2):67-70.
[23]朱文博浩,孙波.广东与海丝沿线国家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J].广东科技,2016(6):47-49.
[24]洪凯.广东国际科技合作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191-193.
[25]张珺,刘德学.构建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推动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科技合作[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2-15.
[1] 朱婧,胡品平. 广东独角兽企业发展特点与趋势[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47-50.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