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19): 52-55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19.015
  创业人才与教育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构建“四位一体”融合生态系统
王永伟1,张善良2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下载:  PDF (765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创新创业能力较弱,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突出问题。因此,基于资源整合的宏观视角,以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将高校、企业、社会和政府共同纳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中来,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融合生态系统,有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王永伟
张善良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能力培养  四位一体  融合生态系统    
收稿日期:  2017-07-06                出版日期:  2017-10-10      发布日期:  2018-07-05      整期出版日期:  2018-07-05
引用本文:   
王永伟,张善良. 构建“四位一体”融合生态系统[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19): 52-55.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cy.com/CN/10.3969/j.issn.1672-2272.2017.19.015  或          http://www.zgkjcy.com/CN/Y2017/V30/I19/52
[1]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
[2]SPILLING O R. The entrepreneurial system: on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context of a mega-event[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6,36(1).
[3]张宝建,孙国强,裴梦丹,等.网络能力、网络结构与创业绩效——基于中国孵化产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5(2).
[4]赵波,徐昳,张志华.协同创新网络对物联网企业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
[5]梅盈盈,夏斐.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公益创业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6(3).
[6]李莉.基于高校与政府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与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5(1).
[7]项国鹏,宁鹏,罗兴武.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述评及动态模型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2).
[8]GROTH O J, ESPOSITO M, TSE T. What europe needs is an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introducing EDIE[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5,57(4).
[9]熊丙奇.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在大学教育改革[N].光明日报,2015-10-09.
[1] 何小敏.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3): 62-65.
[2] 谢珍,向丹丹,魏晓甜,赖梦昀. 大学生在校创业对其就业的影响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3): 77-79.
[3] 程嘉霖,林宸羽.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思考与探索[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3): 80-82.
[4] 史波,郭亚男. 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3): 83-85.
[5] 吴婷婷,夏星,李璟璐. 基于O*NET模型的大学生创业个人行事特质问卷编制及应用[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3): 109-111.
[6] 吕波,姜孔桥. “互联网+”下大学生创业意向实证研究与创业新特征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3): 1-7.
[7] 王云. 基于政府行为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改善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155-157.
[8] 李强,暴丽艳,郝丽,许慧. 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构建与实证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25-30.
[9] 张理武.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31-33.
[10] 张俊,董银红. 新常态背景下民族高校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72-74.
[11] 付荣华. 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75-77.
[12] 吴泳成,李忠芳.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有效开展的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78-80.
[13] 彭建盛,何奇文,韦庆进,覃勇,苏安. 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81-84.
[14] 庞秀梅,黄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设与探索[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85-87.
[15] 周君威,王夏虹. 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失败学习行为机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1): 61-64.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