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21): 47-50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21.014
  创业人才与教育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省属理工类院校MPA专业学位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周云,王军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下载:  PDF (684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省属理工类院校所具有的行业背景和学科专长,只在其优势专业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对文科性质的MPA办学的助力有限,加之身处众多文科优势高校的包围之中,面临更多的是劣势和挑战。面对MPA教育针对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省属理工类MPA培养院校应该抓住机遇,突出特色,锻造师资,完善管理,塑造MPA教育的品牌和影响力。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周云
王军
关键词:  省属院校  理工类院校  MPA教育  专业学位教育    
收稿日期:  2017-09-15                出版日期:  2017-11-10      发布日期:  2018-07-05      整期出版日期:  2018-07-05
引用本文:   
周云,王军. 省属理工类院校MPA专业学位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21): 47-50.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cy.com/CN/10.3969/j.issn.1672-2272.2017.21.014  或          http://www.zgkjcy.com/CN/Y2017/V30/I21/47
[1]麻宝斌,马晓杰.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双循环”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
[2]何晖.专业学位改革中MPA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3]谷彦芳,宋凤轩.MPA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改革深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
[4]Wengang LU, Hongyan LIU. Countermeasures about the Strengthen and Improvement of MPA Education [C], 2012 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Scientific Research,2012:969-974.
[5]刘文祥.MPA 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3(17).
[6]董克用,许光建,王春.立足实践]坚持创新]构筑有中国特色的MPA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
[7]徐玉佩.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MPA)专业素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9).
[8]郭昱.美国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轻工教育,2015(4).
[9]卢文刚.暨南大学MPA教育,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开发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
[10]陈振明.公共管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上)——漫谈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学科基础[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2).
[11]陈振明.公共管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下)——漫谈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学科基础[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3).
[12]刘天甜,张汝根.公共管理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6(10).
[13]张润君,董瑞.问题导向的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3).
[14]杨述厚.关于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4(6).
[15]詹国彬.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发展新思路——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6).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