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22): 69-71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22.022
  创业人才与教育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大学生“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卢琰
黄河科技学院 学生处,河南 郑州 450063
下载:  PDF (456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为学生注入“工匠精神”,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智慧型“匠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以“工匠精神”为视角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业动机、提升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卢琰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    
收稿日期:  2017-10-12                出版日期:  2017-11-25      发布日期:  2018-07-05      整期出版日期:  2018-07-05
引用本文:   
卢琰. 大学生“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22): 69-71.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cy.com/CN/10.3969/j.issn.1672-2272.2017.22.022  或          http://www.zgkjcy.com/CN/Y2017/V30/I22/69
[1]高建伟,丁德昌.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生出版,2007.
[2]余长春,黄蕾,钟梅.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路径:理论及实证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
[3]卢吾,叶敏,耿帅,等.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4]吕荣.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发展创业教育相关性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1] 袁艺洲. “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探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3): 66-68.
[2] 肖斌.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探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3): 86-87.
[3] 左琳琳,刘强,王欣兰. 基于“双创”人才培养的对分课堂混合教学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3): 91-93.
[4] 赵岩松,崔江涛,朱伟. 专业认证下创新创业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91-94.
[5] 杨弘,李凯旭,于善波. 地方高校经济数学课程分层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102-104.
[6] 张芳. “互联网+”时代应用型国贸人才需求与培养策略[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105-107.
[7] 陈庆,许为宾.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1): 69-71.
[8] 于莉莉,张磊,孟凡波.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1): 87-89.
[9] 杨铭,张然. 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1): 90-92.
[10] 徐一娉,代成成. 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1): 93-95.
[11] 马勇,张梦,周霄,祁华清.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23): 47-49.
[12] 张玉,袁金娟.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23): 58-60.
[13] 王治,杨勇. 高校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23): 61-63.
[14] 朱学慧,李享元,谢水清. 文理融合工作室模式对民族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22): 66-68.
[15] 彭建盛,苏安,韦庆进,何奇文,覃勇. 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22): 38-42.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