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大数据的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探讨 |
季一凡 |
中南民族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
|
|
摘要 从能源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关系出发,讨论大数据分析的过程,将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在能源互联网中,并根据大数据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应推进能源合作实现能源发展。
|
|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大数据
大数据应用现状
能源发展
|
收稿日期: 2018-03-12
出版日期: 2018-04-25
发布日期: 2018-07-14
整期出版日期: 2018-04-25
|
[1]涂新莉,刘波,林伟伟.大数据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31(6):1612-1616.[2]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6):647-657.[3]赵国栋,易欢欢,糜万军,等.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刘世成,张东霞,朱朝阳,等.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40(8):14-21.[5]刘振亚.全球能源互联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6]曹军威,孟坤,王继业,等.能源互联网与能源路由器[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44(6):714-727.[7]马钊,周孝信,尚宇炜,等.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摸索[J].电网技术,2015,39(11):3014-3022.[8]田世明,栾文鹏,张冬霞,等.能源互联网技术形态与关键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4):3482-3494.[9]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栓,等.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15):1-11.[10]张宏宇,印永华,申洪,等.基于概率测度变换的风速时间序列建模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2):7-10.[11]唐东明.聚类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12]曾波.灰色预测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12.[13]林海明,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J].统计研究,2013(8):5-31.[14]刘耀轩,林旭涵,孙海洋.遗传算法的研究与改进[J].电子世界,2017(8):12-13.[15]田景文,高美娟.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研究及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6]刘大有,陈慧灵,齐红,等.时空数据挖掘研究进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2):225-239.[17]黄彦浩,于之虹,谢昶.等.电力大数据技术与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结合问题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13-22. |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
|
|
Viewed |
|
|
|
Full text
|
|
|
|
|
Abstract
|
|
|
|
|
Cited |
|
|
|
|
|
Shared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