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科技创业月刊, 2019, 32(2): 107-111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9.02.031
  创业人才与教育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地方省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现状与激励机制研究
吴诗嫚,陈聪,郝祖涛,张纯
武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下载:  PDF (809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研究地方省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现状与激励机制,以探求适应新时期地方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机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地方省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现状问卷调查,揭示青年教师在薪酬、考核、培训、奖惩、晋升等五个方面存在激励机制失灵的现象;深入分析激励机制失灵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为提高地方省属高校科研工作的绩效提供决策参考。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吴诗嫚
陈聪
郝祖涛
张纯
关键词:  地方省属高校  青年教师  激励失灵  激励机制    
收稿日期:  2018-11-08                出版日期:  2019-02-25      发布日期:  2019-04-04      整期出版日期:  2019-02-25
引用本文:   
吴诗嫚,陈聪,郝祖涛,张纯. 地方省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现状与激励机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 32(2): 107-111.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cy.com/CN/10.3969/j.issn.1672-2272.2019.02.031  或          http://www.zgkjcy.com/CN/Y2019/V32/I2/107
[1]陈楚伟.我国科研激励机制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81-83.
[2]厉伟.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3.
[3]洪恩强,郭文英,孙少华.论青年教师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大众科技,2006(4):144-145.
[4]姚乐彦.略论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激励机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74-76.
[5]CHADWICK P. TQM at South Bank University: issu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J].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1995,3(1):36-42.
[6]GUIDO REGER AND DR.Ulrich Schmoch ed: Organ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Watershed[J]. Physica-Verlag,Germany,1996,12(5):115-120.
[7]BABBAR S. Applying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o educational instru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1995,7(8):20-26.
[8]张洁.论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管理-以双因素理论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89-91.
[9]王欣.双因素理论下的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管理-以N大学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报,2013(5):231-231.
[10]汤桂香.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2):55-58.
[11]翟明辉.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5.
[12]于咏.构建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J].经营与管理,2007(3):74-76.
[13]张新康.把握高校教师需要特征完善激励机制[J].教育学研究,2006(2):56-20.
[14]杜贞贞.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研究-以X学院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15]姚丽华.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16]王菡.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6.
[17]甘小亚.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以A大学为例[D].武汉:武汉大学,2005.
[18]高允奔.浅谈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J].江苏高教,2001(6):103-105.
[19]徐宏毅,周祖德.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601-604.
[20]李宜江.关于大学青年教师身份与年龄界定的探究[N].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75-79.
[21]王雷,汪毅.湖北省地方高校科研竞争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05-107.
[22]陶志梅.我国高等院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5):76-78.
[23]郭子仪.高校教师激励模式的构建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5-18.
[24]徐涌金.试析转型期高校教师激励效应的有效强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8-10.
[25]高允奔.激励机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57-59.
[1] 李娜,石军,唐燕海,步良志.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服务人员激励机制现状及对策[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3): 14-15.
[2] 陈江,江俊丽. 科技人才自主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121-124.
[3] 李强,暴丽艳,郝丽,许慧. 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构建与实证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2): 25-30.
[4] 李曜妃,闭乐华,韦剑. 建立互联网励志服务平台激励现代企业职员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12): 121-124.
[5] 熊玲,徐俊杰,周燕. 企业新生代员工有效激励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19): 92-94.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