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科技创业月刊, 2021, 34(7): 112-118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104058
  科技人才培育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京津冀科创人才集聚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
杨胜利,段世江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下载:  PDF (1097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科创人才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使用京津冀地区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与创新能力、宜居程度以及社会保障四个维度,分析了京津冀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三地的科创人才集聚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人才集聚模式为“经济-宜居主导型”,天津为“经济-社会保障主导型”,河北为“经济-教育-宜居主导型”。人均GDP、平均工资水平、产业结构和高等教育资源、医疗便捷度以及社会保障水平对科创人才集聚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从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改善环境质量以及搭建人才平台三个维度提出建议。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杨胜利
段世江
关键词:  科创人才  京津冀  集聚  协同发展    
                    发布日期:  2021-08-24      整期出版日期:  2021-07-25
ZTFLH:  F124.3  
基金资助: 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课题“河北省科创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20557613D)
作者简介:  杨胜利(1982—),男,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政策;段世江(1970—),男,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才政策。
引用本文:   
杨胜利,段世江. 京津冀科创人才集聚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1, 34(7): 112-118.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cy.com/CN/10.3969/j.issn.1672-2272.202104058  或          http://www.zgkjcy.com/CN/Y2021/V34/I7/112
[1] 姚希.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1, 34(7): 34-39.
[2] 徐婕琼. 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商与快递企业协同发展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1, 34(1): 48-51.
[3] 王少青. 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调研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 33(9): 29-30.
[4] 董红杰. 管理模式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 33(8): 71-74.
[5] 胡莹,董超. 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以秦巴山区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 33(7): 143-146.
[6] 刘玉栋,姜玲,胡先杰. 协同创新视角下“伙伴园区”建设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 33(4): 41-45.
[7] 赵宇. 高校KAQ协同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 33(2): 126-129.
[8] 石思文. 经济集聚对环境污染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 33(11): 53-57.
[9] 胡昌明. 多理论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科技人才集聚:动因与策略[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 33(1): 53-58.
[10] 廖泰来,晏敬东.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 32(9): 36-39.
[11] 金晓燕. 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驱动因素及优化对策[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 32(9): 23-26.
[12] 王静,董晓娟. 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 32(3): 123-125.
[13] 宋振平. 平顶山市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 32(11): 59-62.
[14] 王海东.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 32(11): 49-51.
[15] 林萍. 要素集聚、空间关联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6): 100-105.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