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的时空演进及差异分析 |
陈思吉,牛飞亮,邵宇,王帅 |
(喀什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新疆 喀什 843800) |
|
|
摘要 选取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以2011-2022年数据为观察样本,使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研究期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 Kernel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对比分析三大经济区域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进及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区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和西部。通过高斯核函数估计得出中国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并且各省份在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总体水平上的区域差异不断扩大。区域间差异是造成三大经济区域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但其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东部地区与中西部省份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理论机制。
|
|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耦合协调
时空演进
区域差异
|
发布日期: 2025-02-08
整期出版日期: 2025-02-08
|
|
作者简介: 陈思吉(2000-),男,喀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与社会统计;牛飞亮(1972-),男,博士,喀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收入分配与增长、计量经济理论与政策;邵宇(1999-),男,喀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与社会统计;王帅(1999-),男,喀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与社会统计。本文通讯作者:牛飞亮。 |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
|
|
Viewed |
|
|
|
Full text
|
|
|
|
|
Abstract
|
|
|
|
|
Cited |
|
|
|
|
|
Shared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