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ECD.Fiscal Measures to Promote R&D and Innovation[M].1996:194.[2]Arrow K.Economic Welfare and Allocations of Resources to Invention[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609-625.[3]Grant,R.M.There source 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1,33(3):114-135.[4]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6):45-53.[5]童光荣,高杰.中国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诱导效应及其时滞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4):97-99.[6]王一卉.政府补贴、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所有制、企业经验与地区差异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7):138-143.[7]陆国庆,王舟,张春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补贴的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14(7):44-55.[8]杨晔,王鹏,李怡虹,等.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15(1):24-31.[9]闫志俊,于津平.政府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对比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7(1):1-13.[10]樊琦,韩民春.政府R&D补贴对国家及区域自主创新产出影响绩效研究——基于中国28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1(3):183-188.[11]白俊红,李婧.政府R&D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6):181-193.[12]杨洋,魏江,罗来军.谁在利用政府补贴进行创新?——所有制和要素市场扭曲的联合调节效应[J].管理世界,2015(1):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