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视角下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动态研究 |
白淑霞1,苏日娜1,许振亮2,王川3 |
(1.内蒙古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
|
|
摘要 以专利数据为基础,绘制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图谱,分析该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技术研发提供数据支撑。利用innojoy和incopat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对中国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专利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从不同维度,对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的专利数量、申请量、活跃度、区域分布、专利技术构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储备、应用尝试等,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处于大幅增长的态势。在区域分布上,内蒙古具有天然的优势,其中内蒙古工业大学相对于其他创新主体表现突出。然而,有权专利数量和占比均表现不佳。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通常注重在研发阶段以合作开发的方式开展研究以及应用工作,而在专利权取得后,以转让方式进行专利价值释放或者落地实施的方式并不明显。苏依拉和仁庆道尔吉研发力优势突出,即专利申请总量以及活跃度均表现较好。从蒙古文信息处理专利技术构成看,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专利最多,其次为信息检索技术,最后是识别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
关键词:
专利分析
蒙古文信息处理
技术发展动态
|
发布日期: 2024-06-04
整期出版日期: 2024-06-04
|
|
作者简介: 白淑霞(1982-),女,内蒙古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蒙古文信息检索、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苏日娜(1980-),女,内蒙古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馆员,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律;许振亮(1968-),男,博士,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创新与创业管理、技术分析与战略管理等;王川(1983-),男,博士,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本文通讯作者:许振亮。 |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
|
|
Viewed |
|
|
|
Full text
|
|
|
|
|
Abstract
|
|
|
|
|
Cited |
|
|
|
|
|
Shared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