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科技创业月刊, 2025, 38(4): 71-76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411087
  创新研究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概念与结构要素浅析
李磊
(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下载: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日益被学者重视。当前学术界对智能技术驱动的创新能力内涵尚未形成共识,并且传统的“知识一技能”二元框架也难以解释数字创新的生态化特征。科学界定创新能力内涵,是优化培养体系,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精准度的逻辑基础。基于相关文献与数字转型范式,突破传统静态定义,重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继而推演得出其包含知识,技能、态度和环境四大结构要素,并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深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理解,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李磊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能力  概念内涵  结构要素    
               出版日期:  2025-04-25      发布日期:  2025-04-25      整期出版日期:  2025-04-25
ZTFLH:  G643  
作者简介:  李磊(1996-),男,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周章明(1978-),男,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组织绩效管理。
引用本文:   
李磊.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概念与结构要素浅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25, 38(4): 71-76.
链接本文:  
https://www.zgkjcy.com/CN/10.3969/j.issn.1672-2272.202411087  或          https://www.zgkjcy.com/CN/Y2025/V38/I4/71
[1] 任灿灿,毛凝,姚昕佐,王雅倩. 经管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4, 37(10): 50-55.
[2] 熊振华,张益溪. 新文科视域下法律硕士培养目标的转变:从法律人才到法治人才[J]. 科技创业月刊, 2023, 36(12): 156-160.
[3] 朱发新,陈昊,唐阳,等. 基于产学研融合与多学科交叉的交通运输专硕培养模式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3, 36(10): 174-177.
[4] 刘晋霞,邸朝帆,郭艳丽,等.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3, 36(10): 166-170.
[5] 梁经伟,张浩城,张鑫. 双创背景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3, 36(8): 177-180.
[6] 汪芳,王彤,张晴俐,等. 数字经济背景下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产业经济学研究生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23, 36(7): 154-158.
[7] 郭艳丽,李琦,刘晋霞. 知识转化视域下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3, 36(6): 105-108.
[8] 廖子康,张恒,刘海燕. 产教融合背景下法律(法学)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3, 36(6): 127-130.
[9] 苗雨君,陈学千.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23, 36(4): 147-149.
[10] 夏雨,魏明侠,肖开红. 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生《企业理论》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2, 35(12): 108-111.
[11] 多树旺,谢冬柏,赵莉曼,张豪,李平.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 科技创业月刊, 2022, 35(增刊): 137-140.
[12] 郭文伟. 财经类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探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21, 34(2): 132-136.
[13] 周伟. 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与启示[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 33(8): 98-101.
[14] 唐健雄,张青. 饭店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J]. 科技创业月刊, 2021, 34(10): 121-125.
[15] 唐健雄,谢丽萍. 饭店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22, 35(1): 127-131.
[1] . [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31(1): 8 -10 .
[2] . [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31(3): 16 -18 .
[3] . [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31(2): 139 -142 .
[4] . [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30(21): 1 -5 .
[5] . [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31(4): 43 -45 .
[6] . [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31(5): 149 -155 .
[7] . [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32(1): 35 -39 .
[8] . [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32(5): 27 -29 .
[9] . [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32(7): 11 -14 .
[10] . [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32(7): 127 -129 .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